一个人如果做事偶尔成功,你可以说他瞎猫碰上死耗子了,但如果人家一辈子做啥成啥,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人生赢家吗?范蠡就属于这种,春秋时期,他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,最终实现霸业,这是多大的功劳啊,所有人都觉得这下他妥辣,可以跟勾践一块儿吃香喝辣了。没成想庆功宴上他溜了小舟,从此是江海寄余生。辛辛苦苦20年啊,这好容易人生达到了巅峰,他撤了。有一个人比他聪明,就是他的好朋友文种。当时呢,范蠡劝跟他一块儿走,咱越王这人这些年处下来,你没发现吗?跟他同甘苦,可以跟他共富贵,估摸不行,你现在不走还等菜呀,要走你走,我这创业原始股多年,媳妇熬成婆,我这可得享受享受。结果这位文种就成了大冤种,还没等咋享受享受,就被越王逼着自我了断了,而范蠡呢?勾践奖励给他那万贯家财一分没带。说走就走,
从此江湖查无此人,虽然歌已远离江湖好多年,但江湖上依然到处都是哥的传说,李白就是范蠡的小迷弟。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,这范儿简直不要太潇洒。范蠡到底去哪了呢?他隐姓埋名,换了个马甲,改名叫吃夷紫皮去到了齐国,在海边晒盐卖盐为生,过最普通人的生活,就想低调,可他实力不允许,那会儿市面上的盐出奇的贵,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饭。蠡发了个愿,让穷苦人实现盐自由他因为卖的盐又便宜又好,薄利多销嘛。很快他成为了齐国的巨富。这事儿连齐王都惊动了,这是位高人啊,我要请他出山做宰相,要搁一般人那不得?乐坏了这人在家中做官儿从天上来呀。没想到这哥连个招呼都没打,把他那万两黄金又分给了穷苦百姓。然后带着家人。
再一次人间蒸发,看来又得换马甲了。他去到了宋国一个叫陶的地方,给自己取名叫陶朱宫。他住这地方呢,四通八达,人流特别旺。哎,这地方可以做贸易呀。于是他白手起家,开始做贸易。是金子到哪儿人家都能发光,他总能发现啥东西好卖,于是还是秉承了那句货要好,钱要少的原则,没多久大赚特赚,这回的财富比在齐国还多上千倍。有年呢,大旱,颗粒无收,四处全是饥民,他开仓放粮,并且把所有的钱财全部拿出来去赈济灾民。他这辈子钱财聚过了三次,全都给他散掉了,由此给我们贡献了一条成语,叫三聚三散,但那钱就好像长眼睛一样,哎,专往人家那跑,你散出去就跑回来,散出去就跑回来,你散的越多,跑回来的越多。春秋时期啊,牛人实在是太多太多。不仅有像范蠡这样的。